活動 節日盛事

李銳奮:古巴 92’

07/05/2025 - 09/07/2025

李銳奮於2022年5月18日去世。他留下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攝影作品。在他家人、摯友, 特別是楊俊榮 (攝影團體《Dialect 方言社》主編輯及創辦人之一) 的協助下, 本會得以展現了李銳奮1992年古巴之行拍攝的紀錄性攝影系列作品。Dialect 方言社 致力於探索攝影無限可能, 並透過各種形式的展覽為澳門攝影帶來新的影響力。

如今, 古巴仍是一個遙遠且政治體制存有爭議的國家, 但人們仍可以透過音樂、雪茄和1999年獲獎的電影樂士浮生錄 (Buena Vista Social Club)中流行的生活方式, 想像出其獨特而豐富的文化。

 

李銳奮 (1962-2022)

李銳奮,筆名李灌原。澳門資深攝影師、藝術家,曾任婆仔屋藝術空間藝術總監 (後來藝術空間更名為牛房倉庫)。

北京出生,十歲來澳。大學時主修新聞傳播,畢業後於《澳門日報》當新聞記者期間,愛上法國新浪潮電影,決定赴巴黎尋夢。

入讀法國巴黎第三大學(Université Paris III),1990年獲電影及錄像學士。同年考入國立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ENSAD),修讀攝影。

1991年參加法國攝影博物館舉辦之「街頭人生」國際攝影比賽獲一等獎,作品於巴黎大皇宮展出,並由攝影搏物館永久收藏。1992年曾赴古巴創作,遙與卡斯特羅揮手。1993年畢業,回澳任教於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

電影、攝影、音樂、文學等皆為其畢生所愛,回澳不久即接觸佛學,奉行簡樸茹素的生活。曾於法國、澳門、香港進行多次攝影個展、聯展等。1995年創辦藝術團體「石頭公社」。2001年「石頭公社」進駐婆仔屋並成立「婆仔屋藝術空間」,李銳奮出任藝術總監。其餘後仁慈堂收回婆仔屋,原班人馬遷往牛房繼續運作,後改名「牛房倉庫」。

2004年,發現患有腦癌,經治療後即重拾教職及牛房倉庫工作,康復期間開始大量繪畫。2006年,由邊度有書出版《邊走邊看》攝影文集。繼續攝影及繪畫,舉辦個人攝影展及小型繪畫展,並前往紐約、韓國、法國等地交流及舉辦攝影展等。2017年,腦癌復發。2022年5月18日離世。

 

再遇李銳奮的古巴

古巴作為李銳奮早期紀實攝影系列創作的主題,這個位於加勒比海的熱帶島國在他的藝術生涯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1992年,他首次前往古巴,足跡不僅遍及首都哈瓦那,更深入古巴最東部的聖地牙哥,展現對古巴人文的深刻關注與探索。十年後,他以《古巴 古巴》為題,推出同名攝影展與攝影集,精選以彩色反轉片(slide film)拍攝的作品作為敘事主軸,呈現出一個色彩鮮艷、充滿生命力的古巴印象。

然而,在李銳奮的古巴影像檔案中,除了這批色彩繽紛的反轉片外,還藏有一批從未公開展出的黑白照片。這些黑白影像以更含蓄、內斂的視角,捕捉了古巴人民的日常生活與情感。時隔二十多年,《古巴 古巴》展覽已成經典,然而這批未曾展出的黑白照片,猶如時空皺褶中的新窗口,讓我們得以重新想像那個深深牽動李銳奮靈魂的島國風貌,與他古巴旅程中未曾呈現的另一面。

                                                                                                                                                                                 – 楊俊榮

古巴,古巴

去古巴的時候,Frank還在法國唸書。

在巴黎的Frank,是個永不知疲倦的人。每天在唸書、做作品、打工、約會和經營婚姻之間穿梭,大衣口袋裡總會有一本書,或者一本每週三出版的《Pariscope》。他主修攝影,但常常跑電影院,他看高達的電影,也和我去看Pina Bausch的演出,說著讓人似懂非懂的話。

有一段時間,他總是在午夜之後出門,背著相機袋神神祕祕地說是在拍畢業作品。那時他還把家中廚房隔壁的小空間改裝成暗房。大部分我們看到的古巴照片,很可能就是在那個極為簡陋的小暗房裡曬出來的。他享受曬相時的全然孤獨,一個人在全黑的空間裡,開著一點音樂,就能忘記整個世界。

就是這樣一個每天精神飽滿的人,興奮地宣布他得到一個去古巴的機會。那時應該是冷戰結束不久?我記得有一晚,我們看著一台很小的電視,看到許多德國人在敲打拆除柏林圍牆,街上人們瘋狂揮舞旗幟、吶喊徹夜不眠。

大概就是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恰巧身處巴黎,讓他遇見了古巴。
「古巴,古巴」這句話,他整天喃喃自語,合不攏嘴。這個地方,他怎麼說都不厭倦。也許正因如此,從未去過的我,也對古巴充滿了文青的想像。我相信古巴擁有資本主義物欲橫流社會中不可能存在的美好事物,那是左翼根據地的古巴,音樂極棒的古巴,老人永遠不老的古巴,Wim Wenders筆下的古巴……Frank心中的古巴。古巴,或許永遠是他心底一個陽光充沛的地方。

這次 Alan 很用心地挑選了許多之前從未見過的古巴照片,都是Frank在當地遇到的人。在這些人身上,他一定發現了某些能印證他內心想法、與他精神契合的地方,才會舉起相機拍下。

我們雖已無法再聽他「古巴,古巴」地長篇大論,但或許可以在這些照片裡,仔細拼湊出那時遇見古巴的Frank。

 

主辦單位

 

 

 

 

 

資助單位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文化發展基金

 

辦單位

 

 

 

 

藝術顧問

  • 營業時間

    12 pm – 8 pm

  • 位置

    氹仔舊城區藝術空間, 木鐸街35-AA 及買賣街123-AA

    電話

    +853 2857 6212
立即訂閱,切勿錯過
我們最新的優惠與資訊